6.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發病率為4/10萬~6/10萬,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質(胎兒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糞)和促凝物質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
預知治療
及時的產科處理對于搶救成功與否極為重要。羊水栓塞發生于胎兒娩出前,應積極改善呼吸循環功能、防止DIC、搶救休克等。如子宮頸口未開或未開全者,應行剖宮產術,以解除病因,防止病情惡化;子宮頸口開全,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可行產鉗助產。術時及產后密切注意子宮出血等情況。如無出血,繼續保守治療;如有難以控制的產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應當機立斷行子宮切除術,以控制胎盤剝離面血竇出血,并阻斷羊水沉渣繼續進入血循環,使病情加重。
7.子宮破裂
子宮破裂是指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發生裂傷,為產科嚴重并發癥?;颊叨嗨烙诔鲅?、感染休克。子宮破裂絕大多數發生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見,目前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產婦病死率為5%,嬰兒病死率高達50%~75%甚至更高。
預知治療
加強產前檢查,糾正胎位不正,估計分娩可能有困難者,或有難產史,或有剖宮產史者,應提早住院分娩,密切觀察產程進展,根據產科指征及前次手術經過決定分娩方式;嚴格掌握應用縮宮素的指征用法、用量,同時應有專人守護;對有子宮瘢痕、子宮畸形的產婦試產,要嚴密觀察產程并放寬剖宮產指征;嚴密觀察產程,對于先露高、有胎位異常的孕婦試產更應仔細觀察;避免損傷性大的陰道助產及操作如中高位產鉗、宮口未開全即助產、忽略性肩先露行內倒轉術、胎盤植入時強行挖取等。
8.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是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應化。發病率為1%~7.2%。產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時以后的10日內用口表每日測量4次,體溫有2次達到或超過38℃??梢姰a褥感染與產褥病率的含義不同。雖造成產褥病率的原因以產褥感染為主,但也包括產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與發熱,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預知治療
保持全身及外陰清潔,妊娠晚期避免性交,加強營養,孕期適當活動,增強體質,有外陰陰道炎和宮頸炎者應及早治療。臨產前注意避免胎膜早破,產程異常者要及早處理,避免滯產、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引起感染的誘因。接產中嚴格無菌操作,正確掌握手術指征。產后嚴密觀察,對可能發生產褥感染者,應預防應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