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敏感期:于互動中練就“鐵骨錚錚”
6-12個月是肢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寶寶常表現得喜歡扔東西,寶媽們要攢足耐心,陪他一起度過這個階段,進入肢體動作協調期。1歲以后,寶寶開始活潑好動,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做做游戲,例如爬爬臺階、扔扔玩具球等,這不僅有助于親子之間的情感互動,更能提升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
在肢體敏感期中,除了左右大腦的平衡發育,寶寶在這一階段的身高增長也是最快的,而這也就要求父母們需要對寶寶的骨骼系統健康發育格外關注。父母們都有給寶寶補鈣和維生素AD的意識,補鈣重點不只在于“量”,更在于“質”,即吸收率比含鈣量更重要。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寶寶對鈣的吸收不足10%,攝入再多也無濟于事。雖然日常飲食中含有維生素D,曬太陽也可以讓寶寶自身合成維生素D,但對于寶寶的每日需求量來說還是太少,因此,維生素D的每日額外補充非常重要。
此外,維生素A可促進骨細胞的分化,促進長骨的發育,保障骨骼系統的健康。因此,兒科醫生都會建議寶寶從出生15天開始,每天一粒伊可新維生素AD,并堅持到3歲以上,目的就在于讓寶寶AD同補,保障骨骼系統、視覺系統、免疫系統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