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幾乎每個寶寶都有過拉肚子的情況。可是,看似如此常見的腹瀉,應對起來卻并非一件易事,往往還會踩到一些常見的雷區。今天,小編就帶各位家長認清關于寶寶腹瀉的五大雷區,以減少寶寶在生活中踩中的機率!
雷區之一:大便次數多與腹瀉劃等號!
在人們的印象中,腹瀉就是不停地拉肚子。但是,對于小寶寶而言,由于其腸道功能還不成熟,所以大便次數多可能是正常情況。診斷寶寶是否腹瀉,一看寶寶大便次數,二看寶寶大便的性狀,三要看寶寶的精神狀態。寶寶腹瀉時大便呈水樣狀,一般表現為稀水便、蛋花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等;與此同時,寶寶還會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癥狀。
有些幾個月大的純母乳的小嬰兒大便比較稀,每天會排便五六次甚至七八次,但只要大便沒有特殊的腥臭味,寶寶體重也在正常的增長,家長就不必擔心,這稱之為“生理性腹瀉”,是寶寶的正?,F象。
還有一種情況,寶寶稀便比較多,持續時間長,而且影響了體重的增長,那最好去醫院檢查是否有乳糖不耐癥,如果確診更換無乳糖奶粉調節,再慢慢轉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