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專家:不要迷信洋奶粉比中國奶粉好
編輯:南嶺雪 | 出處: 騰訊
并非新西蘭不公布我們就不設防
記者:這次肉毒桿菌事件中,首先是新西蘭乳制品公司主動發布公告,稱有一批原料發現了可能造成人體中毒的細菌,然后我們知道涉及到中國的可能有哪些企業。有一個問題是,這些企業在進口原料然后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對于原料的檢驗是怎么規定的?如果新西蘭的公司不公告,這個問題就發現不了嗎?
陳渝:這確實是個問題。國家要求嚴格執行原料乳粉、乳清粉批批檢驗等措施。據我所知,我們現在對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原料的檢驗是越來越嚴格了。事情還在調查中,有幾種可能:可能是沒檢測出來,可能是檢測出來了還沒有公告。是不是還沒有進入到最終的生產環節,據我所知一些分銷商進口了原料還沒有進行分銷,到了生產環節,投放原料之前會有嚴格的檢測。
目前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說新西蘭不公布我們就不設防。據我所知很多國內企業在前段時間進口乳品曝出了一些問題之后,因為吃了虧,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現在對進口原料的檢測也是非常嚴格的。對于批批檢,樣品也是有測樣的比率的。更嚴格的是對三聚氰胺等的檢測。
記者:恒天然公司稱,發現的這種肉毒桿菌初步判斷污染原因可能是生產線的管道受到污染。國內在這方面的要求是怎樣的?有哪些教訓可以吸取?這個細菌的危害如何?
陳渝:管道消毒對于乳業來說絕非小事。有一個重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食物中毒的案例是2000年6月底到7月中,日本有14555人被感染,感染源來自日本當時最大的牛奶生產商雪印乳業。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很差,生產管道不合格,而且長達3周沒有清洗消毒。所以管道消毒方面乳業有明確的規定。
實際上我們國家在現代化生產過程中,好多企業在這個問題上不斷交學費,不斷完善。管道清洗、消毒很復雜,大家知道牛奶是細菌發育的最好培養基,在清洗、消毒的過程中,哪怕一個細小的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日本雪印這么大的公司就因為這個問題造成人身傷害,虧損倒閉。
肉毒桿菌在不正確的加工、包裝、儲存的罐裝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里都能生長。在臨床上以惡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眼肌、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中毒者如果搶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