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多個省市進行降低高考英語分值等改革時,“積怨已久”的人們紛紛調轉矛頭指向數學,齊呼“數學滾出高考”。 高考是富有權威的指揮棒,如果數學在高考中弱化甚至“滾出”,那么它的直接影響就是數學在中小學教學中的弱化甚至“滾出”,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在基礎學科和素質訓練的競爭中“滾出”。這種武斷和偏激的論調應當慎言。
這種論調的初衷是改革應試教育,但其行為卻是否定基礎知識。數學作為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無可替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早在1959年就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睌祵W是科學之母,孕育并推動了其他學科的產生。如皮特·漢森在30歲時提出的“廣義矩方法(GMM)”數學模型,就獲得了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種論調的偏激性,主要體現在沒有看到數學在世界各國都是重點加強的內容。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數學視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課程,是中小學的必修課和必考科目。如美國高考就考閱讀、寫作和數學,數學是唯一要考的自然科學學科。近年美國又實施了相關計劃,以保障學生的數學水平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美國總統也有旁聽學生數學課的傳統,奧巴馬10月25日就造訪紐約一所學校并旁聽數學課。